全国首例!向境外出售中国高铁数据……警惕这些行为危害国家安全

今天是4月15日,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。今天,一则#境外公司谎称调研窃取我国高铁数据#话题冲上热搜。

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,数据领域面临的国家安全风险日益突出,尤其是国家基础信息、国家核心数据日益成为境外情报窃密的重要目标。

不久前,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一起为境外刺探、非法提供高铁数据的重要案件。这起案件是《数据安全法》实施以来,首例涉案数据被鉴定为情报的案件,也是我国首例涉及高铁运行安全的危害国家安全类案件。

王某,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销售总监,因涉嫌为境外刺探、非法提供情报罪,于2021年12月31日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执行逮捕。与王某一同被逮捕的,还有公司销售迟某、法定代表人王某。

案件起于2020年年底,经朋友介绍,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一名员工被拉进一个微信群,群里一家西方境外公司表示自己有项目要委托中国公司开展。

有境外公司自称其客户从事铁路运输的技术支撑服务,为进入中国市场需要提前对中国的铁路网络进行调研,但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,公司人员来华比较困难,所以委托境内公司采集中国铁路信号数据,包括物联网、蜂窝和GSM-R,也就是轨道使用的频谱等数据。

为了挣钱,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很快应下了这个项目,但“境外公司”“铁路信号”“数据测试”这一系列的敏感词也让他们心存疑虑。为了确认项目的合法性,销售总监王某向公司法务咨询了该项目的法律风险,很快,他们得到了回复。

国家安全部干警说:“法务在了解了这个项目的情况以后,曾经告诉他们,这个数据的流出是不可控的,而且也不知道境外公司拿到这个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,因此非常有可能会危害到我们的国家安全,所以建议这家公司一定要谨慎考虑开展这次合作。”

在与境外公司的邮件中,这家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担心,并希望对方提供相应的合法性文件。对方回复道:你担心这个项目会有什么样的法律风险?我们在其他国家进行此类测试时,没有人让我们提供过任何相关的文件。对方催促项目要尽快开展,并把需要的设备清单提供给境内这家信息技术公司。

在对接过程中,双方约定了两个阶段的合作:第一阶段由上海这家公司按照对方要求购买、安装设备,在固定地点采集数据。第二阶段则进行移动测试,由上海公司的工作人员背着设备到对方规定的北京、上海等16个城市及相应高铁线路上,进行移动测试和数据采集

境内这家信息技术公司按照对方的要求购买了设备,并进行安装调试。就在调试的过程中,对方突然提出让境内公司为他们开通远程登录端口的要求。犯罪嫌疑人、某信息科技公司销售总监王某说:“在我拿到这个开启端口需求的时候,以我几年的IT从业经验来看,他是可以远程去控制这台电脑做相应的测试,也可以实时地去拿到对应的测试数据的,所以他可能以这种形式已经将数据转移到海外。”

对于境外公司的真实目的,这家信息技术公司心知肚明,但又选择与对方心照不宣。把远程端口的登录名和密码交给对方后,国内的公司只需要保证网络24小时连接再做些简单的工作就可以直接从对方那里拿钱了。

国家安全部干警介绍:“这家公司日常的项目利润也就15%到20%之间,但是做这个项目,投入的成本非常低,但利润高达80%到90%。”

直到5个月后,合同快到期准备续签时,公司就决定这个项目不做了。但销售王某和迟某不愿放弃如此高利润的项目,王某决定寻找下家接手的公司,自己和迟某则作为介绍人从中分成。

在王某的撮合下,第二家公司很快就与境外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,王某和迟某直接拿到了9万元的分成。但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,国家安全机关就找上门来。国家安全部干警说:“通过勘验相关的电子设备,仅仅一个月采集的信号数据就已经达到了500个G,而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将近半年,可以想象它所采集和传递到境外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。”

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通信信号处主管姜永富说:“虽然非法采集行为本身,不会影响高铁无线通信正常进行,也不影响列车安全。但是不法分子如果非法利用这些数据故意干扰或恶意攻击,严重时将会造成高铁通信无线中断,影响高铁运行秩序,对铁路的运营构成重大威胁;同时大量获取分析相关数据,也存在高铁内部信息被非法泄露,甚至被非法利用的可能。”

经鉴定,两家公司为境外公司搜集、提供的数据涉及铁路GSM-R敏感信号,GSM-R是高铁移动通信专网,直接用于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调度指挥,是高铁的“千里眼、顺风耳”,承载着高铁运行管理和指挥调度等各种指令。境内公司的行为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严令禁止的非法行为。相关数据被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鉴定为情报,相关人员的行为涉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11条规定的为境外刺探、非法提供情报罪

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,这家境外公司长期合作的客户包括某西方大国间谍情报机关、国防军事单位以及多个政府部门。

国家基础信息、国家核心数据事关国家安全、国计民生和重大公共利益,是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希望全社会进一步增加国家安全意识,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,共同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,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,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。(综合自央视网、齐鲁晚报)

编辑:二月